一、单位介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有70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唯一以研究新构造运动和现今地球动力作用为主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其前身是1950年至1951年期间组建的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1年隶属国家地震局领导,1978年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所拥有我国在地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以及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等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研究所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坚持四大主攻方向:发挥活动构造学科优势,开展地震构造环境、强震活动习性研究,以强震震源识别技术服务国家地震安全;发挥构造物理实验技术学科优势,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以前兆物理模型服务地震预测;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化地震致灾机理、灾害预测、地震危险性评价技术研究,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开展活动火山发生机理、灾害过程与风险评估研究,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研究所共有7位科学家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4人获国家杰出或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研究所现有8个研究室(实验室),140余名高级职称科研人员。
研究所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交叉互补的学科领域,引以为傲的丰硕成果。研究所2015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地震系统首家入选单位。近年来,研究所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2018-2020年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荣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招聘信息
(一)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良好的政治素养,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3.热爱防震减灾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均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应届毕业生年龄需符合以下要求:2024年应届博士毕业研究生应在35周岁以下(1989年1月1日后出生),2024年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须在30周岁以下(1994年1月1日后出生);
7.社会在职人员包含北京籍在职人员以及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的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
8.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在40周岁及以下。
(二)招聘岗位
备注:应届生实际招聘人数以中国地震局最终下达的为准。
三、报名方式
请应聘人员将个人简历(以PDF格式)发送至:rczy@ies.ac.cn,邮件主题及简历严格按照以下格式命名:姓名(生源地:省/市)+毕业/出站院校+专业+硕士/博士/博后+岗位+应聘部门(可选多个)+应届/社招,部门名称请上官网查询。应聘管理岗和技术岗,不需要写应聘部门。
注意事项:
1.应届生岗位简历接收截止日期:2024年3月31日,社招岗位常年招聘;
2.简历须包含1张清晰证件照、政治面貌、出生年月、完整的教育背景(从高中开始)和工作经历等个人信息。
四、招聘程序
自发布招聘公告起,我所将分批次对应聘者简历进行资格审查,组织面试答辩,经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择优聘用。报名材料审核通过的,将以邮件、电话方式通知面试答辩时间、地点等具体安排。对未通过资格审查或面试者,不再单独通知。
五、待遇福利
■正式录用后为中央事业编制内工作人员,解决北京户口;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项目支持;
■享受国家及研究所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
- 2025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公告
- 2025国家卫生健康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编外招聘5人公告
- 2025中央文献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4人公告
- 2025中央编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4人公告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光合生理调控创新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公告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平台中心代谢组学博士后招聘
- 2025北京市水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79人公告
- 2025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63人公告(三)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3人公告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8人公告(第二批)
- 2025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76人公告(二)
- 2025国家大剧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 2025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7人公告
- 2025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管庄学校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