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其他事业单位
2023年遵义市新蒲新区招聘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公告
2023-07-04 16:28:33   地区:贵州   浏览:0

  根据《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司发〔2018〕44号)、《遵义市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方案》(遵党办发〔2018〕29号)、《中共遵义市新蒲新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遵义市新蒲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新蒲新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遵新党办发〔2023〕17号)要求,为加强新蒲新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新蒲新区婚调委)人员队伍建设,充实婚调工作力量,进一步提升婚调工作水平和成效,建设平安新蒲。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蒲新区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为确保本次招聘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遵义市新蒲新区2023年公开招聘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简章》(以下简称《招聘简章》)。

  一、招聘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实行岗位公开、自愿申报、择优选拔的用人机制。招聘工作按照发布招聘简章、报名和资格初审、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和聘用等程序进行。

  招聘工作在遵义市新蒲新区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遵义市新蒲新区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招聘工作办公室”)组织实施。

  二、招聘计划及岗位

  本次公开招聘新蒲新区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1名,为劳务派遣人员。具体招聘岗位详见《遵义市新蒲新区2023年公开招聘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岗位一览表》(以下简称《岗位表》)。

  三、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3.年龄在18周岁以上(2005年7月11日及以前出生)、35周岁以下(1988年7月11日后出生),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从事过社会工作、信访工作或担任过村社干部、具有婚姻调解基层工作经验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5.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备报考岗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3.曾被开除公职或在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企事业单位被辞退未满5年的;

  4.曾因贪污、行贿受贿、泄露国家机密等原因受到过党纪、政纪处分的;

  5.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行为且仍在不得报考期限内的;

  6.不能提供学历证书及其它资格条件资料等原件的,或不符合招聘对象、报考条件或职位所需资格条件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

  四、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7月10日9:00至7月11日17:00。

  (二)网上初审时间:2023年7月10日9:00至7月12日17:00。

  (三)网上缴费时间:2023年7月10日9:00至7月13日17:00。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时间:2023年7月19日9:00至7月22日9:00。

  (五)笔试时间: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9:00—11:30,若不可抗力需调整笔试考试时间,则另行通知。

  五、报名和资格初审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及要求

  考生须在2023年7月10日9:00至7月11日17:00期间登录“遵义市新蒲新区网上报名平台”(网址:https://www.chinasyks.org.cn/cn_gzzyxpxq/index.html#/index),通过点击“遵义市新蒲新区2023年公开招聘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链接登录报名系统,按照报名操作步骤进行报名。

  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信息必须一致。报名时,考生须仔细阅读《招聘简章》《岗位表》,并在网上签署报名诚信报考承诺书,承诺已知悉告知事项和相关要求,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考生根据所报岗位要求,填写《遵义市新蒲新区2023年公开招聘婚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报名信息表》(以下简称《报名表》,报名时报名系统中的信息应填尽填,如具有的相关资格证书等信息)。填写信息及照片核对无误后,必须点击“提交审核”提交报名信息。提交的报名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考生因身份证过期、信息填写失误、照片模糊变形等原因,导致网上资格审核不通过或后续考试过程中出现无法通过资格审查等问题的,后果自负。《报名表》原则上要求本人亲自填写,信息填写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自负。如因特殊情况请他人代为填写报名信息的,视为考生本人填写,由考生本人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