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知识 >> 应试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认识和实践
2013-02-22 17:59:15   地区:   浏览:0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第二,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第三,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第四,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内在根据。

  真题点睛

  (单项选择题)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

  A.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B.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作用

  C. 社会实践的需要D. 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答案】 C

  【解析】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实践不仅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它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真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俗语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这说明()。

  A. 现象和本质是同一的B. 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 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D.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事物唯一可靠的思维方法

  【答案】 B

  【解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题干中“一叶”“一燕”都是现象。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题干中“秋”“春”都是本质。现象与本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人们通过叶子变黄这种表面现象可以判断出秋天的到来,说明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同理,“一燕知春”也是如此。

  四、认识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