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认识和实践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这也是实践的本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联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特征。
第一,客观现实性。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形式。
生产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
A. 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 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
C. 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
D. 客观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答案】 A
【解析】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是:(1)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2)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3)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本题正确答案为A。
二、认识的结构与本质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
第二,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认识活动的主体才是认识主体。
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也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实践的水平和范围决定着认识的水平和范围。
第二,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
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就可能性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认识的客体,都能够为人所认识;而就现实性来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的客体又总是历史的、有限的,主体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认识中介。
认识中介是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认识中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物质中介。它包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计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二是观念中介。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如社会通行的时空观念、范畴体系、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三是语言中介。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前者诸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的人工语言。
认识活动是一个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主体是首要的能动的;认识客体是客观制约性要素;而认识工具则是二者的中介,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发展的客观标志,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不同方式。
4.认识的本质。
- 2025年三明永安市事业单位专门面向驻军随军家属公开招聘公告
- 2024年8月时事政治热点
- 2024年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社会事业局招聘初中教师公告
- 2024年滕州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村党建助理员简章
- 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和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公告
- 2024年河源连平县交通运输局招聘编外人员公告
- 2024年丽江市古城区医共体总院招聘编外人员公告
- 2023年吉安市青原区招聘编外聘用制专职文明实践员公告
- 2023年9月时事政治热点
- 2023年下半年黑龙江财经学院教师招聘公告
- 2023年随州随县高新技术产业武汉服务中心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 2023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行政岗招聘1人公告(非事业编制)
- 2023年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招聘公告
- 2023年宣城市绩溪县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