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其他事业单位
2024年盘锦市大洼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58人)
2024-04-07 11:54:04 来源:网络 所在地区:辽宁 浏览次数:0

  (3)报名者从报名到聘用(笔试、面试、体检、考察)期间,应确保报名时所填报的通讯工具畅通,以便联络,因所留通讯方式无效或联络不畅所致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报名结束后,公开招聘工作进入笔试程序。笔试考试具体安排和相关要求的公告将在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不再另行通知,请报名者持续关注大洼区公开招聘相关公告。

  (三)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工作由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公告及岗位资格条件,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查确认。主要审查报名者提供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专业以及招聘信息中所涉及的证明材料,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一经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岗位要求或弄虚作假的,随时取消考生考试和聘用资格。

  (四)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笔试。笔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笔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报名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有效证件(准考证、身份证)参加笔试,未按期参加笔试者视为自动放弃。迟到的考生不允许入场。参加笔试的报考人员不允许提前交卷离开考场。

  3.笔试结束后,由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对笔试成绩进行汇总分析确定并公布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未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不得参加资格审查(复审)和面试。笔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后第3位四舍五入。笔试成绩通过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不再另行通知,请报名者关注大洼区公开招聘相关公告。

  4.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和资格审查(复审)。笔试成绩公布后,根据《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信息表》(附件1)中公布的面试比例,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面试人选(最后一名分数并列的共同进入面试)当计划招聘人数与参加面试人数不足1:3比例时,按实际人数确定面试人选。

  5.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将对进入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复审)。主要审查应聘人员提供的《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附件2)、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以及招聘信息中所涉及的资历和其他条件要求的证明材料。资格审查时间及相关事宜将在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未在规定时间接受资格审查者,视为自动放弃。

  6.面试前,因应聘人员自愿放弃、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被取消面试资格以及其他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将进行递补。递补工作原则上在资格审查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进入面试人员已公布,递补面试人员来不及公布的,可不再公布,由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向其他进入本岗位面试的应聘人员说明情况。递补后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进入面试人员。

  7.面试。面试工作由盘锦市大洼区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组织实施。面试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充分体现岗位职责要求,采取结构化面试等方式。面试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不能聘用。面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后第3位四舍五入。面试的时间、地点在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公告,不再另行通知,请报名者实时关注大洼区公开招聘相关公告。

  8.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为4:6,考生权重成绩的计分公式为: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权重成绩、总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点后第3位四舍五入。总成绩在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

  (五)体检

  根据应聘人员的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计划招聘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总成绩并列者,分别依次按照面试成绩、笔试成绩进行比对,成绩高者确定为体检人选。如果面试成绩、笔试成绩都相同,则按笔试成绩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成绩的顺序进行比对,成绩高者确定为体检人选。体检人员名单在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体检工作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关于切实做好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0〕2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招聘岗位,参照《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