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招聘 >> 中小学教师
2024年南阳市卧龙区进校园招聘教师公告
2024-05-07 11:55:54 来源:网络 所在地区:河南 浏览次数:0

  2、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毕业生,如毕业证书中无明确标注“师范”、“XX(学科)教育”字样,需提供由毕业院校验印的个人在校期间全部所学课程成绩单(有必修科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考试和教育实习合格成绩)。

  (二)考试形式

  1、笔试

  笔试异地命题,异地评卷。笔试内容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相关知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笔试成绩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面试

  面试异地命题,聘用异地考官。根据笔试成绩,按拟聘用岗位l: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人员。若最后一名成绩并列,同时进入面试。笔试有缺考、作弊或成绩为零分的,不得进入面试。

  应聘高中教师岗位的,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等于或小于3:1的,直接进入面试。

  面试采用试讲的办法进行,每人提前备课10分钟,试讲8分钟,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学科知识、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面试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聘用。

  面试教材为相关学段现行教材。

  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

  直接进入面试的,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总成绩。

  (四)体检和考察

  根据考试总成绩,按各学科招聘人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若最后一名成绩相同时,按面试成绩高、学历高者依次进入下一程序;若面试成绩、学历均相同则加试面试)。

  进入体检环节应聘人员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按前款要求)于2024年暑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到卧龙区教育体育局报到,安排参加体检事宜。体检按《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有关规定进行。

  考察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进行。主要对报考者的政治表现、学习、工作等情况以及有无违法违纪现象进行审查,同时对报考者报名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体检对象放弃体检或因体检不合格出现招聘岗位缺额的,均不递补。考察阶段因放弃或考察不合格出现招聘岗位缺额的不再递补。

  (六)公示与聘用

  公示:对通过体检、考察的拟聘用人选,按有关规定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办理有关人事手续。

  聘用:各学科考察合格的应聘人员,根据考试总成绩从第1名开始依次自主选岗,岗位选满为止。新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同时签订聘用合同。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

  报名者凡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参加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聘用等环节的,均视为自动放弃招聘资格。

  七、有关待遇

  应聘者一经聘用,办理人事编制手续,享受国家正式教师待遇。

  八、纪律与监督

  1、实行回避制度。凡参与本次公开招聘的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一律实行回避制度。

  2、严格纪律。在本次招聘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纪律要求,如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3、本公告由南阳市卧龙区进校园公开招聘教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联系人及电话:高中:樊老师13613995589

  王老师13633997237

  初中:李老师13837748891

  小学:张老师15837777270

  附件:

  1、南阳市卧龙区2024年春期进校园公开招聘教师岗位表(陕师大)

  

  2、南阳市卧龙区2024年春期进校园公开招聘教师选岗签约一览表(陕师大)

  

  3、南阳市卧龙区2024年春期进校园公开招聘高校名单

  一、国内高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