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物价飞涨应当避免
至于这样的物价涨幅是不是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现象与舆论一同给出了答案。自2010年2月,CPI以2.7%超过当时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全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除了今年2月的短暂“假摔”,两年多来一直处于“负利率”,去年年中,“负利率”程度甚至一度达到200多个基点。另外,即使不谈泡沫重重的房价,每日必需的食物已让民众叫苦不迭。食物价格涨幅一直居高不下,近来数月依然徘徊在10%左右,从领涨去年全年的猪肉,到牛肉、鸡蛋,再到最近的姜、葱、樱桃,一个接一个地连番疯涨。当钱越存越少成为常态,买不起房成为共识,物价飞涨成为全民的烦恼而始终处于舆论中心,已从侧面反映出对当下物价的不可承受。
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上涨不仅会使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亦会使价格信号失灵,误导生产的盲目发展以致国民经济畸形化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理顺价格防止通胀十分必要。中国的持续通货膨胀原因无非两点:首先是货币超发,2008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令整体货币发行量达到30兆人民币,广义货币更达到70多兆,远超GDP水平;其次是资金布局的不平衡,资金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下盲目投资的基建设施、与地方政府形成利益链条的房地产行业,过度集中的资金超过所需令相关领域产生泡沫加剧通胀,同时其他需要发展的领域却得不到支持,经济结构愈发畸形化。
即使长期而言温和的物价上涨无可避免,当下的物价飞涨却是应当避免亦可以避免的。若可着眼当下,对货币政策和经济结构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向物价飞涨说再见的日子并不遥远。